沿革

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(以下簡稱史語所或本所)自成立以來,即重視學術文獻的蒐集,在諸多前輩的努力經營下,蒐藏了舉世稱羨的漢學圖籍。史語所傅斯年圖書館(以下簡稱傅圖或本館)收藏以歷史學、考古學、人類學、語言學、文字學等傳統文獻及研究用書為主,為國際重要的漢學圖書機構,其中又以善本古籍及金石拓片等珍藏最具特色。

為兼顧圖籍的保存及流通之便,傅圖自1988年起進行「善本書光碟影像計畫」,為當時在臺灣率先以影像數位化方式來保存學術文獻,自此開啟了傅圖數位典藏的序章。此後十餘年間,隨著「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」的推展與執行,經過多年努力,累積數位化成果豐碩可觀,績效斐然。近年來,以永續經營與拓展歷年數位成果為目標,承襲多年的優良傳統與寶貴經驗,將在既有成果基礎上,持續深耕並創新發展傅圖館藏數位資源。

回顧傅圖數位典藏的歷史沿革,大致歷經以下發展階段:

一、【創始、萌發、開展】:啟動館藏善本書數位化工作

傅圖館藏善本書數位化工作的開端,最早可追溯自1988年的善本光碟掃描計畫。在當時便考慮到善本圖籍「保存不易」及「流通困難」的特性,決定採用「王安整合影像資訊系統」進行「善本書光碟影像計畫」,利用光碟媒體儲存館藏善本圖籍的影像檔,並建立書目與影像連結之資料庫。於1996至2000年間,因應系統環境更迭,接續完成新舊系統轉換及資料庫建置等工作,包括「傅斯年圖書館善本書全文影像系統」、「傅斯年圖書館善本書全文資料庫」web版、「傅斯年圖書館珍藏善本圖籍書目資料庫」等。隨著當時網路發展漸趨成熟,讀者不僅能利用單機系統進行書名、著者、序跋者等書目檢索,更可透過網際網路檢索已數位化的善本圖籍書目資料,並於線上閱覽全文影像。2000年開始,參酌國科會數位博物館專案計畫訂立之規範,並與合作館共同研議最優化的規格與標準,善本原件掃描改採以全彩數位化影像規格(300dpi)、TIFF無壓縮之標準格式儲存。這個階段的館藏數位化工作,可說是為傅圖數位典藏系統之規劃與初始建置,開啟了萌芽與實踐的契機。

二、【合作、建設、成長】:參與執行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

配合2001年國家典藏數位化計畫,為國家型科技計畫之先導計畫,即開始規劃各項工作目標與發展方向;同年10月,傅圖成立「數位典藏組」,負責數位典藏各項計畫的執行。
2002至2012年正式邁入「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」,在第一期國家型計畫(2002-2006),以「史語所傅斯年圖書館藏善本圖籍」分項計畫累積了相當的實務工作經驗,如建置「傅斯年圖書館善本古籍數位典藏系統」及擬訂「傅斯年圖書館全彩影像掃描、拍攝及校驗相關作業標準」、「傅斯年圖書館珍藏數位化成果典藏編碼原則」、「傅斯年圖書館善本古籍後設資料需求規格書」、「傅斯年圖書館藏印記資料庫軟體需求規格書」等規範。進入第二期國家型計畫(2007-2012),重點將結合各項漢學研究資源與研究機構等,建置善本古籍國際學術交流平台,做為國際漢學研究合作之基礎。2007年復接受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資助,與美國國會圖書館亞洲部、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、普林斯頓大學東亞圖書館合作執行「古漢籍善本數位化資料庫國際合作建置計畫」。
在先導計畫及兩項國家型計畫將近12年的努力經營下,史語所珍貴典藏的數位化工程,得以大規模執行與加速成長發展,不論在善本古籍與拓片等文物的後設資料著錄規範、計畫交流與合作推廣、資料庫的建置與加值應用等成果豐碩,相關技術標準與制度亦漸趨成熟,也為本館數位典藏的基礎建設,奠定了堅實的根基。

三、【收成、永續、深耕】:實現本所數位典藏的永續經營與發展

因應2013年國家型計畫退場,史語所多年耕耘累積的龐大數位資產,在本所永續經營的規劃下,這些成果相繼由所內典藏單位與新的計畫架構持續營運。在此階段,傅圖數位典藏組亦肩負起承接本所拓片數位化成果的任務,包括:「青銅器拓片」、「佛教石刻造像拓本」、「漢代石刻畫象拓本」、「甲骨文拓片」、「遼金元拓片」等,除持續維護原有館藏善本古籍與印記資料的建置成果,並且承續金石拓片的前期計畫成果。
同時自2013年起,在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的支持下,執行「史語所學術創新數位深耕計畫—傅圖館藏數位典藏創新計畫」至今,藉以實現本所數位典藏的永續經營與創新發展。2015年開始,在本院「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學研究計畫」架構下,持續拓展傅圖館藏善本古籍、佛教石刻造像拓片、五代及宋拓片的數位內容建置,並開展「史語所數位典藏資料庫整合系統」的跨庫整合、資料庫增建、內容維護與學術加值應用等工作。透過這樣的承先啟後,實為本所傅圖數位典藏的永續經營發展定調。

四、【守成、創新、蛻變】:從數位典藏邁向數位人文研究的基石

隨著近年來數位人文學的發展與潮流,傅圖數位典藏工作也與時俱進的不斷探索如何轉化、活用歷年數位典藏所持續累加的豐富資源成果。2018年,傅圖與本院數位文化中心合作執行「古漢籍善本鏈結開放資料(LOD)建置計畫」,基於鏈結開放資料(Linked Open Data, LOD)的概念與技術,建構一套中文善本古籍層級式資料內容的語意模型,並將轉置完成的LOD資料集公開釋出,透過開放資料與對外鏈結資料的效應,增加數位化館藏及善本古籍資源的國際能見度。2020年起,首次嘗試將數位典藏成果透過「開放博物館」進行展示,以創新的平台及新興的媒體,為資料庫推廣及數位藏品圖像創造開放共享的互動環境。未來,面對瞬息萬變的時代,期許能在守成中求創新,延續傅圖長年積蓄的數位化產出,持續擴大提升典藏質量與內涵,逐步構築數位人文學的基礎建設。

(整理撰稿:陳怡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