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君卅年至好──兩位藏書家的情誼

「與君卅年至好」──出自於繆荃孫(字炎之、號藝風,1844-1919)《藝風堂文漫存》,「君」為八千卷樓藏書樓的後人丁立誠(字修甫、號慕倩,1850-1912)。兩人於光緒二年(1876)在一場文人的聚會相識,繆荃孫對於丁立誠的印象是「眉宇清曠,問學淹雅」。[1] 彼此皆是藏書家,對藏書文化都有極大的興趣而惺惺相惜,之後開始透過書信進行書籍交流。在光緒二十年(1894)至三十三年(1907)間雙方通信次數已有一百八十次, [2]主要內容為繆荃孫委託丁立誠代為補鈔書籍事宜。丁立誠則是協助繆荃孫編刊工作,也邀請繆荃孫至杭州參觀八千卷樓,希望繆荃孫能為他們的《善本書室藏書志》內容進行潤飾修改並且作序。繆荃孫在《善本書室藏書志》序文提到「實能上窺《提要》,下兼《士禮居》之長,賞鑑考訂,兩家合而為一,可謂書目中驚人祕笈矣。」這不僅是讚賞,也表達出自身對於藏書的理念。

繆荃孫藏書量雖不及八千卷樓,但對書籍事業涉略相當廣大,不僅藏書、著書、出版書籍,同時考訂版本。倫明(字哲如,1875-1944)形容他「一冊垂為學海津,畢生事業與書親。」  [3]尤其在考訂校勘之學,其目的使流傳下來的書籍接近最初的面貌,對當時的藏書家來說這是一種讀書方法,更是治學的根本之法,繆荃孫不惜花費一生的精力沉浸其中,樂此不彼。校勘工作也成為藏書家互動交遊的方式,丁立誠曾寄其他書籍如《淳祐臨安志》請求繆荃孫代為校勘,繆荃孫孜孜不倦完成這項工作。當繆荃孫在校勘書籍有新發現時,也會告訴丁立誠,繆荃孫的日記寫到「十三日乙丑晴。校《江月松風集》,得逸詩十三首,擬錄寄修甫。」 [4]或是繆荃孫校勘完一部書,也會把書籍借予丁立誠進行鈔錄。兩人從相識再到相互合作,因志趣相投,這段的情誼延續三十年之久。

圖一、遼東行部志 一卷 / (金)王寂撰,傅圖登錄號:174379.024
清宣統元年(1909)繆荃孫手校
繆荃孫藏書印:「荃孫」


繆荃孫與丁立誠彼此理想契合,觀念一致,皆主張藏書須流通,希望突破傳統藏書樓的封閉思想,為對方鈔錄、校勘,互相贈予藏書,無形中皆對文化保存盡一份心力。當丁氏家族經商不善,出現財政困難時,丁立誠萬般無奈去函告知繆荃孫藏書欲出售的消息與原因,繆荃孫十分震驚,在日記寫下「可嘆」表達心境, [5]卻也同時積極展開保存八千卷樓藏書行動。繆荃孫立刻致書給當時極力創辦公共圖書館的兩江總督端方(字午橋、號陶齋,1861-1911),獲得端方「力任籌款」的回覆,繆荃孫與陳慶年(字善餘、號橫山,1862-1929)開始為此事斡旋,而繆荃孫就扮演著居中協調的主要角色;繆荃孫的日記詳細記載八千卷樓藏書出售的過程,其中常出現「接丁修甫覆電」、「入署,與陶齋談」、「發丁修甫信」以及面對突發狀況絕望寫下「事不行矣」或「未知能成否」等字句,但在行動上繆荃孫未曾放棄,仍持續努力協調各種問題。基於雙方深厚的情誼與信任,丁立誠終究期盼家族藏書最後能歸於一處,繆荃孫的積極與誠意最終也促成丁氏藏書順利移轉。過程中繆荃孫事事躬親,舉凡書籍的清點、分批護送等細節,無一不親力親為,費時約五個多月,終於完成這項具歷史意義的書籍轉讓工作。

其後,繆荃孫為丁立誠寫傳時再度提及此事[6] :

悉還公債而不留絲毫以備一己之需,故杭人所共諒。至以書籍全歸江南圖書館,價雖少貶,而書無散逸,易一地耳,書固可按目而稽,在江南猶在丁氏也。

八千卷樓藏書成功移轉至新興的公共圖書館──江南圖書館,並保留至今,實為佳話;而繆荃孫的上述文字也為這樁文化傳承留下完美的註解。

兩位藏書家雖處在社會變遷極大、東西文化激盪的時代,仍保留對藏書的熱愛,互贈書籍,並積極從事鈔錄工作確保古籍的流通,竭力於校勘工作以核實古籍內容的正確性,為後人留下大量精校善本,最後又為丁氏家族藏書流向做了妥善安排,兩人的情誼隱隱然對古籍流傳做出莫大貢獻。



封面圖片:
印記「江陰繆氏藝風堂精鈔善本」,印主繆荃孫。出自《却掃編 三卷》/ (宋)徐度撰,傅圖登錄號:177317.002
印記「曾藏八千卷樓」,印主丁立誠。出自《尚書集要 存五卷》/ (清)倪景樸撰,傅圖登錄號:170109.018

參考文獻:
[1] 繆荃孫,《藝風堂文漫存.辛壬稿》〈丁修甫中書傳〉(臺北:文史哲出版社,1973)頁53。
[2] 石祥,《杭州丁氏八千卷樓書事新考》(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11)頁88-96。
[3] 倫明,《辛亥以來藏書紀事詩》(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0)頁32。
[4] 繆荃孫,《藝風堂老人日記》(北京市:北京大學出版社,1986)第三冊,頁1051。
[5] 繆荃孫,《藝風堂老人日記》(北京市:北京大學出版社,1986)第五冊,頁1992。
[6] 同註1,頁60。



➤ 編按:
目前在「史語所數位典藏整合系統-印記資料庫」中,分別收錄繆荃孫之印記十七枚、丁立誠之印記二枚,鈐印自傅斯年圖書館藏善本古籍。透過資料庫以「印主」欄位搜尋「繆荃孫」或「丁立誠」等關鍵字,將能獲取更多印記及館藏鈐印處等資訊,並探索其中的藏書故事。
👉瞭解更多關於「史語所數位典藏整合系統-印記資料庫」,請點這裡:https://dap.ihp.sinica.edu.tw/database/2/


撰稿:陳家君梁美珍
編輯:陳怡蓁